贴经的拼音、解释、组词
贴经的简介:
tiē jīng
1.犹帖经。科举时代的一种考试方式。
1.犹帖经。科举时代的一种考试方式。
- AI解释
《贴经》的详细解释
“贴经”一词源于中国传统的书法学习方法,最初是作为初学者练习书法的一种技巧。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会将一张白纸覆盖在原作或范本上,仅留出要临摹的字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辅助记忆和模仿字体结构与笔法。这种方法旨在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贴经”一词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仅仅局限于书法领域,在某些语境下还用来比喻学习或研究过程中,采取一种较为机械、缺乏创新的学习方法;或者形容个人在面对问题时过于依赖既定的模式和框架,而不愿进行深入思考和突破。
造句
- 尽管现代教育鼓励学生多加实践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但有些学校仍然采用一些“贴经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避免了“贴经”式的模式,不断进行创新探索以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 作为一名初学者,他通过模仿和“贴经”,逐渐掌握了这门语言的基本发音规则。
- 尽管他的画作看起来像极了著名大师的作品,但实际上这只是他在练习初期的一种“贴经式”的临摹技巧。
-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贴经”式的思维方式可能会限制我们的创造力,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开放和灵活的研究态度。
分词解释
贴
tiē
1 粘附,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金。粘~。剪~。2 靠近,紧挨:~近。~切(密合、恰当、确切)。~心。3 添补,补助:补~。津~。倒(dào )~。~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4 质押,典当。《說文•貝部》:“貼,以物為質也。”5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6 同“ 帖 ”。7 量词,用于膏药。
经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