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尸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尸的简介:

fù shī
1.鞍下有回毛的马。古人以为骑之不祥,故名。

  • AI解释

负尸》,这是一个在古汉语中较为特殊的词组,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记载中。它通常指的是背负尸体或运送尸体的行为,常常带有悲壮、肃穆或无奈的情感色彩,常用于描述战后的情景或是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负”意为背着、“肩扛”,“尸”即尸体。“负尸”直接翻译就是背着尸体的意思。
  • 历史与文化背景: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古代战争、祭祀或丧葬的场景中。例如,在古战场,士兵们可能需要背负受伤战友的遗体;在某些宗教仪式里,也可能涉及到运送特定意义下的“尸体”(如象征性的人形物体)。

造句

  1. 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之后,战场上留下许多负尸而归的勇士。
  2. 这位将军英勇地面对敌军,最终不幸阵亡,士兵们悲痛地将他负尸抬下战场。
  3. 古代战争中常有负尸送葬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对英雄的尊重,也反映了战事的残酷。
  4. 祭祀仪式上,祭司会穿着特制服装,仿佛背负着重要使命一般,缓缓负尸前行,增添几分神秘感与庄严感。
  5. 在纪念战争胜利的庆典中,人们通过模拟“负尸”这一行为,表达对过往牺牲者的缅怀以及对未来和平的向往。

请注意,《负尸》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较为罕见,通常不会直接用于日常交流,但在文学创作或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可以用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分词解释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shī

1 死人的身体:~体。~骸。僵~。借~还魂。2 〔~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如“~~素餐,“~~误国”。3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