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壳郎的拼音、解释、组词

屎壳郎的简介:

shǐ ké/qiào láng/làng
1. [方]∶蜣螂。

  • AI解释

《屎壳郎》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一类昆虫,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学上的名称。在中国,屎壳郎指的是蜣螂科的一些种类。它们因能将粪便滚成球状而得名。

生物学解释:

  • 分类:屎壳郎属于昆虫纲(Insecta)、甲虫目(Coleoptera)下的蜣螂科(Scarabaeidae)。蜣螂科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包含了许多种能够滚动粪便的昆虫。
  • 特点:屎壳郎通过将动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机物质滚成球形来储存作为食物或用来制造巢穴。这种行为不仅帮助它们获得食物来源,同时也起到了清理环境的作用。

造句:

  1. 夜晚在草丛中常常能听到小虫子滚动粪球的声音,那些是屎壳郎们辛勤工作的声音。
  2. 每次观察到屎壳郎将粪便滚成球状时,我都会感叹自然界的神奇与奇妙。
  3. 由于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在城市周边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屎壳郎的身影。
  4. 在古代中国,人们常把“屎壳郎”比喻为勤劳的人或动物,以此来激励后代要勤奋工作。
  5.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某些种类的屎壳郎可以利用太阳的方向感来导航和确定粪球滚动的方向。

分词解释

shǐ

1 大便,粪。2 眼、耳所分泌的东西:眼~。耳~。3 嘲笑低能的:~棋。~诗。

ké,qiào

1 坚硬的外皮:鸡蛋~儿。

láng,làng

1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才女貌。2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女~。3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君。4 封建时代的官名:~中(①古官名;②中医医生)。侍~。员外~。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