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帐司的拼音、解释、组词
客帐司的简介:
kè zhàng sī
1.衙署中掌接待﹑侍奉等的吏员。
1.衙署中掌接待﹑侍奉等的吏员。
- AI解释
词语解释
客帐司,古代官署名。在明清时期为管理外国使臣和商贾事务的机构。
-
起源与发展: 客帐司起源于元代,当时称为“蕃客事务衙门”,到了明代正式定名为“客帐司”。清朝沿用了这一名称,并有所调整。
-
职能范围:
- 负责接待管理外国使臣和商贾的进京事宜。
- 检查并登记其行李物品,确保秩序井然。
-
在某些时期还负责处理一些外交事务。
-
重要性: 客帐司作为国家对外交往的一个窗口,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造句
- 清朝末年,客帐司不仅管理外国使臣的进出京事宜,还常常邀请他们参与朝廷内的宴会活动。
- 客帐司官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以便更好地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 在清朝时期,客帐司处理了很多关于贸易往来的纠纷案件。
- 为了确保秩序井然,每个来访的外国商人都必须在进入京城之前通过客帐司进行登记。
- 客帐司不仅是官方机构,也承担着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和风俗的重要任务。
分词解释
客
kè
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
帐
zhàng
1 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子。~幕。~篷。蚊~。青纱~。2 同“账”。
司
sī
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人事~。3 视察:~日月之长短。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