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兵游勇的拼音、解释、组词

溃兵游勇的简介:

kuì bīng yóu yǒng
指逃散的士兵。

  • AI解释

词语“溃兵游勇”是由两个成语组成,分别是“溃兵”和“游勇”,它们在古代汉语中分别有特定含义。将这两个词语结合在一起使用时,则比喻无组织、无纪律的流散士兵或残余武装力量。

  1. 溃兵:指的是战败逃跑或撤退下来的军队。
  2. 游勇:通常指没有正式编制,自由活动的武装人员,常形容那些没有归属、四处流浪的士兵或者武夫。

结合这两个词的意思,“溃兵游勇”泛指战场上被击溃后流散各地而失去指挥和纪律约束的士兵或残余部队。这类群体往往战斗力大大减弱,并且缺乏统一指挥,行动上更加不可预测,可能对社会秩序造成威胁。

造句

  1. 这次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敌方溃兵游勇仍四处活动,给我们的安全带来了隐患。
  2. 战乱之后,许多溃兵游勇在城市周边徘徊,成为了治安的一大问题。
  3. 随着主将的阵亡,部下的士气低落,最终演变成了溃兵游勇的状态。
  4. 虽然政府派出了军队进行围剿,但这些溃兵游勇却巧妙地利用地形优势,难以完全被消灭。
  5. 看来我们需要加强边境巡逻,以防那些溃兵游勇趁乱进入城市。

分词解释

kuì,huì

1 大水冲开堤岸:~决。~堤。2 散乱,垮台:~败。~退。~散。~逃。~不成军。崩~。~乱。3 肌肉组织因腐烂而破了口:~烂。~疡。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yóu

1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泳。~水。2 从容地行走:周~。~历。~逛。~兴(xìng)。~记。~说(shuō)。~山玩水。3 〈书〉交往,来往:交~。4 不固定:~资。~走。~牧。~行。~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击。~弋。~离。~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5 河流的一段:上~。中~。下~。6 姓。

yǒng

1 有胆量,敢做:~敢。~毅。~气。~士。英~。奋~。2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劲~。募~。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