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投资经济的拼音、解释、组词

港澳台投资经济的简介:

gǎng ào tái tóu zī jīng jì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投资者依照中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大陆举办企业而形成的经济类型。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三种形式。

  • AI解释

《港澳台投资经济》是指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这种合作主要体现在资本流动、技术交流、市场拓展等方面,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深化两岸三地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解释

  1. 概念构成:港澳台指代的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和一个省级行政区(台湾),它们与中国的其他地区有着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港澳台投资经济指的是这些地区的投资者在中国内地进行的投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经济效应。

  2. 主要特点

  3. 资金支持:港澳台企业在中国内地设立工厂或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提供了大量资金。
  4. 技术创新:香港的金融服务、澳门的旅游业及台湾的信息技术等领域为内地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5. 市场拓展:通过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中国内地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动态,并扩展其全球业务网络。

  6. 重要性

  7.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8. 增强了市场活力并创造了就业机会;
  9. 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的交流。

  10. 政策背景: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港澳台企业在内地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简化审批流程、提供税收优惠等。

造句

  1.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港澳台投资经济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 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越来越多台湾企业加大了在大陆的投资力度。
  3. 港澳两地银行在支持内地企业“走出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台湾企业在福建建设多个产业园区,促进了两岸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5. 为了促进香港与祖国内地的深度合作,两地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涵盖了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

分词解释

gǎng,jiǎng

1 江河的支流:~汊。2 可以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商~。军~。~口。~湾。~务。3 指“香港”:~府。~币。~商。

ào

1 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多用于地名):~门(简称“澳”)。2 指“澳大利亚洲”(“大洋洲”的旧称,简称“澳洲”)。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

tóu

1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2 跳进去:~河。自~罗网。3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4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5 发向:~射。~影。6 寄,递送:~递。~稿。7 合:~合。意气相~。8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

1 财物,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独~。合~。~方。3 供给,帮助:~助。~送。~敌。可~借鉴。4 智慧能力:~质。天~。5 出身和经历:~格。~历。6 姓。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jì,jǐ

1 渡,过河:同舟共~。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3 补益:无~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