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文附会的拼音、解释、组词
深文附会的简介:
shēn wén fù huì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同“深文傅会”。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同“深文傅会”。
- AI解释
词语:深文附会
释义: “深文附会”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法律术语,原意是指利用法律条文进行牵强附会、曲解甚至伪造法律条文来定罪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深文附会”常用来形容故意用繁琐或不合理的解释或论据来论证某个观点或结论,即不顾事实和逻辑,而人为地强行加上额外的内容以支持自己的论点。
造句举例:
- 在讨论这个项目的时候,有些人总是喜欢进行“深文附会”,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放大成大问题。
- 小张的上司常常对他进行“深文附会”的批评,这让他感到十分苦恼和不公。
- 这个政策的制定者为了掩盖其真实意图,故意进行了深文附会的解释,让人难以理解。
- 在这次辩论中,小李总是试图通过“深文附会”来支持他的观点,但没有成功地说服对方。
- 他经常在文章里进行一些“深文附会”的论证,以至于读者感到困惑。
使用这个成语时,请注意它通常带有负面含义,通常用于批评那些故意曲解或人为添加内容以误导他人的情况。
分词解释
深
shēn
1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水。~山。~邃。~渊。~壑。~海。~耕。~呼吸。~藏若虚(把珍贵的东西深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现)。~居简出。2 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度。~浅。。水~三尺。3 久,时间长:~夜。~秋。年~日久。4 程度高的:~思。~知。~交。~造。~谈。~省(xǐng )(深刻的警悟。亦作“深醒”)。~究。~奥。~切。~沉(a.形容程度深,如“暮色~~”;b.声音低沉,如“~~的哀鸣”;c.思想感情不外露,如“他为人~~,叫人难以捉摸”)。~谋远虑。5 颜色浓:~色。~红。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附
fù
1 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庸。~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十年乃成”)。~赘悬疣。2 同意,赞同:随声~和。~议。3 捎带:“一男~书至”。4 靠近:~近。~耳低言。5 依从:依~。归~。趋炎~势。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