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的拼音、解释、组词
清平调的简介:
qīng píng tiáo/diào
1.唐大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唐开元中,李白供翰林,时宫中木芍药盛开,玄宗于月夜赏花,召杨贵妃侍酒,以金花笺赐李白,命进新辞《清平调》,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绝句,平仄不拘。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创新声。双调五十字,平韵。参阅唐李浚《松窗杂录》﹑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
1.唐大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唐开元中,李白供翰林,时宫中木芍药盛开,玄宗于月夜赏花,召杨贵妃侍酒,以金花笺赐李白,命进新辞《清平调》,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绝句,平仄不拘。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创新声。双调五十字,平韵。参阅唐李浚《松窗杂录》﹑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唐乐府大曲的曲名,为俗乐曲调。曲词以李白所填者最著名。相传李白供翰林时,玄宗月夜赏木芍,命进新词助兴。李白醉书七绝体三章,每章二十八字,平仄不拘。后宋人因之改编为词牌。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霓裳曲〉,惯听得花奴羯鼓,〈清平调〉,又提起唐人乐府。」
2. 词牌名。宋人改制旧曲,另创新谱,双调,五十字。
《清平调》,原本是指唐代的一种曲调名称,后世多指以“清平调”为题所作的诗歌。尤其与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最为著名,这首诗描绘了杨贵妃的美貌以及她的宫廷生活,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赞美。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解释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意思是:在天上的云彩中想象她衣裳的美,在地上的花朵中想象她的容貌;春风吹过栏杆,映照着露水般的光泽。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这句诗表达的是,如果没有在那高洁的群玉山上遇见她,那么就只能是在瑶台下的月光中与之相会。
-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 一句描绘了杨贵妃如同红花一样美丽,即使巫山神女的传说也比不上她的美貌,而这种美让人心生感慨。
造句
-
在这个春天里,她穿着轻盈如云的衣服,就像《清平调》中的诗句一样,让人感受到了春风吹拂的美好。
-
夜色中,她如同月光下的瑶台仙子,让我不禁想起了那首著名的“会向瑶台月下逢”。
-
他的画作将那幅《清平调》所描述的场景重现于纸上,令观者仿佛置身其中。
-
她站在那里,衣袂飘扬,如同春天里绽放的第一朵鲜花,让人不禁想起李太白笔下的“云想衣裳花想容”。
-
每当吟诵起《清平调》的诗句时,我都会想象那美丽的画面:群玉山头、瑶台月下,红花露凝香。
以上是对《清平调》及其李白名作的具体解释和造句示例。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清
qīng
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2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3 单纯不杂:~唱。~茶。4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5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6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7 详细登记:~册。~单。8 公正,廉洁:~廉。~正。~官。~绩。9 洁净,纯洁:~洁。~爽。冰~玉洁。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高。~绮。~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声望)。~识(高明的见识)。11 太平,不乱:~平。~泰。~和。12 中国朝代名:~代。~宫秘史。13 姓。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调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