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茅授土的拼音、解释、组词

赐茅授土的简介:

cì máo shòu tǔ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 AI解释

词语解释

赐茅授土”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典故或成语,但从其字面意思来看,我们可以推断它可能是指古代帝王给予封地或者赏赐土地的行为。在古代中国,“茅土”常常是象征权力和地位的物品。《礼记·王制》中有提到“授土”,即诸侯国君受到授予自己的领地。“茅土”的使用则更多与分封制度中贵族等级有关,是象征性的器物,用以表示某人获得了一定的地位或权利。

造句

  1. 古代天子往往会在举行仪式时赐茅授土,以此来确认某人的身份和地位。
  2. 在那个时代,赐茅授土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家族荣耀的延续。
  3. 这位新任的地方官员在典礼上接受了天子赐予的茅土,标志着他正式拥有了这片领地的治理权。
  4. 传统礼仪中,“赐茅授土”的仪式非常庄重,它不仅象征着土地和权力的转移,更体现了尊卑秩序的重要性。
  5.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有“赐茅授土”这样的具体行为,但其背后的象征意义仍被广泛认可,在某些文化活动中仍有体现。

虽然上述解释是基于对词语字面意思的理解以及相关历史背景进行推断,并未找到“赐茅授土”这一确切的历史或文化记载。但如果在特定的文化或文学作品中,这个表达可能具有特别的意义或者具体的用法,请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

分词解释

1 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予。~死。赏~。恩~。2 敬辞:请~教。希~函。3 赏给的东西,给予的好处:厚~。受~良多。

máo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草。~庐。~舍。名列前~(喻名次列在前面)。

shòu

1 给,与:~予。~权。~命。~奖。~旗。~衔。~意。2 教,传给:~业。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