茬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茬口的简介:

chá kǒu
1.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栽作物的种类和次序。 2.当口;机会。 3.指某种作物收割以后的土壤。

  • AI解释

茬口》一词在农业领域中具有特定含义,通常指的是农田轮作制度中的一个轮次或阶段。具体来说,它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的作物种类和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合理安排茬口对于土壤养分的保持、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非常重要。

以下是使用“茬口”一词造句的五个示例:

  1.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需要科学规划土地茬口
  2. 基于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专家建议调整当地的作物茬口
  3. 在农田管理中合理安排茬口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4. 这片土地已经种植了两年小麦,今年计划更换茬口种上玉米。
  5. 通过轮作不同类型的作物,农民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地的茬口结构。

分词解释

chá

1 庄稼收割后余留在地里的短茎和根:~子。麦~。2 同一块田地上庄稼种植或收割的次数:头~。3 短而硬的头发、胡子:胡~子。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