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南门的拼音、解释、组词

立木南门的简介:

lì mù nán mén
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 AI解释

立木南门》的详细解释

立木南门”这个成语源自于战国时期,是关于一位政治家通过实际行动来树立信誉的故事。据史书记载,这位政治家名为商鞅(也有称为卫鞅),后来被尊为秦孝公时期的改革家和法家代表人物。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商鞅为了证明自己的信用与承诺,向全国宣布了立木为信的政策——如果有人能够将一根立在南门的木头搬到北门,则可以得到大量赏金。当所有人都对此表示怀疑时,商鞅果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当场给予搬走木头的人重奖。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立木南门”,用来形容一个人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赢得他人的信任与支持。这个成语强调了诚信和守诺的重要性,在古代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造句

  1. 商鞅实施的“立木南门”策略,成功地树立了他的威信,使他的变法措施得以顺利推行。
  2. 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始终保持诚信,像“立木南门”的故事一样赢得客户的信任。
  3. 公司决定采取类似商鞅“立木南门”的策略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4. 李华借鉴了古代历史中的“立木南门”智慧,在新项目启动会上公开承诺并兑现奖励,以此激励员工。
  5. 领导层通过实施“立木南门”计划,增强了公司内部的信任与合作氛围。

以上造句旨在体现诚信、守诺以及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信任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4 马上,即刻:~时。~刻。~等。5 姓。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nán,nā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2 姓。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