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拼音、解释、组词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简介:

chá hā ěr mín zhòng kàng rì tóng méng jūn
1933年5月,冯玉祥等与共产党人合作组成的抗日队伍。1933年春,日本侵略军攻占热河,向河北、察哈尔进犯。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吉鸿昌(共产党员)、方振武等以部分西北军旧部为基础,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同盟军抗击日伪军进犯,先后收复不少失地,部队从几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8月,在蒋介石的破坏和威胁下,冯玉祥离开张家口,吉鸿昌、方振武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继续在热河、长城一带抗击日伪军和

  • AI解释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这一名词来源于中国历史,特指在1933年3月2日,在冯玉祥将军的领导下,在河北省张家口成立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这支军队主要由当地的汉族和蒙古族民众组成,他们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详细解释:

  • 察哈尔: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省名,大致位于现在的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等区域。
  • 民众:这里的“民众”指普通百姓或平民,强调了这是一支由普通人组成的抗日力量。
  • 抗日同盟军:表明这支军队的成立目标是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同时“同盟军”的称呼也体现了他们与其他反日力量合作的愿望和行动。

5个造句:

  1. 在那场历史中,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为保护家园而英勇抗争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来人。
  2. 历史课堂上,老师讲述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奋斗事迹,学生们深受启发,更加珍惜今日和平的生活。
  3. 某些地方会定期举办纪念活动,以缅怀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保护家园而付出努力与牺牲的人们,如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4.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被《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历史故事深深吸引,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抗争史。
  5. 我们应该从这段历史中学到,面对外敌入侵时,团结一致、英勇抵抗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源泉,比如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分词解释

chá

1 仔细看,调查研究:~看。~核。观~。考~(➊实地观察调查,如“科学~~”;➋细致深刻地观察,如“科学研究要勤于~~和思考”)。~觉。~访。~勘。~探。明~秋毫(“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

hā,hǎ,hà

1 张口呼气:~欠。~一口气。2 象声词,形容笑声:~~大笑。打~~(开玩笑)。3 伛,弯:~腰(稍微弯腰)。

ěr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2 如此:偶~。不过~~。3 那,其(指时间):~时。~后。4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5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zhòng

1 许多:与“寡”相对:~人。~多。~矢之的。芸芸~生。2 许多人:大~。群~。民~。~口铄金。~目睽睽。~叛亲离。~擎易举。

kàng

1 抵御:~击。~争。~拒。抵~。顽~。2 拒绝:~议。~上。~命。~税。3 对等:~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

méng

1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2 指结拜弟兄:~兄。~弟。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4 发(誓):~誓。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