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尹的拼音、解释、组词

少尹的简介:

shǎo/shào yǐn
1.官名唐初诸郡皆置司马﹐开元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唐杜甫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宋﹐名存实亡。后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 2.官名。指少詹事。

  • AI解释

少尹》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它主要出现在唐代和宋代,是州府长官之一(通常称为“刺史”或“知州”)的佐官。少尹的职责主要是辅佐刺史或者知州处理政务、司法事务等,相当于现代政府中的助手角色。

详细解释:

  • 职级:在唐代和宋代地方行政体系中,少尹是一个重要的辅助职位。
  • 职责范围:除了协助刺史或知州管理日常行政工作外,还可能参与审理案件、处理紧急政务等方面的工作。
  • 地位:虽然名为“少”,但实际上与主官同级,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行使一定的职权。

造句:

  1. 唐朝时期,许多州府都设有少尹一职,以协助刺史管理地方事务。
  2. 李大人在担任知州期间,其副手正是位高权重的少尹张公。
  3. 在宋代,一些大型府衙内也会设置多个少尹职位,以便更好地分担繁重的工作量。
  4. 少尹一职虽然不是正官,但在某些重要案件上,却能起到关键作用。
  5. 这次改革中,州府将设立新的少尹岗位,旨在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效能。

以上句子展示了“少尹”在古代政府中的角色和它可能承担的具体职责。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shǎo,shào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2 缺,不够:缺~。减~。3 不经常:~有。~见。4 短时间:~等。~候。~顷。5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6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yǐn

1 治理:以~天下。2 官名:令~。府~。京兆~。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