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甲士的简介:

jiǎ shì
1.披甲的战士。泛指士兵。

  • AI解释

甲士》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主要指的是身着盔甲的士兵或战士。在古代战争中,甲士通常是精锐部队的代称,他们装备有坚固的防护铠甲和武器,承担着前线作战的重要任务。

详细解释:

  • :指古代军队中战士所穿的一种护身用具,用于抵御敌人的刀剑攻击。
  • :在古代汉语中,“士”多指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有别于农、工等其他职业。这里特指能承担作战任务的士兵。

造句:

  1.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甲士们挥舞着长戈,英勇地保护着家园。
  2. 这些精锐的甲士虽然身着厚重的盔甲,却能在战场上灵活移动,展现出了非凡的武艺。
  3. 立于城墙之上,俯瞰敌人的队伍,我看到他们身穿各式各样的铠甲,个个都是英勇善战的甲士
  4. 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这些忠诚勇敢的甲士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5. 在古代战争中,每个甲士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的坚韧与勇气成为了胜利的关键。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甲士》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分词解释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