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籴的拼音、解释、组词

均籴的简介:

jūn dí
1.宋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购价往往低于市价。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陕西,后推广至诸路。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 AI解释

《均籴》这个词并非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汇,根据现有的资料,并没有明确记载“均籴”作为一个固定术语使用。不过,“均”和“籴”在古文中有其具体的含义。“均”有平均、公允的意思;而“籴”则是指买进粮食。

从这两个字的含义推测,“均籴”的意思可能是指政府或机构对各地粮食价格进行统一调控以确保供应公平合理的行为。这一概念更接近于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宏观调控,具体政策可能包括粮食收购价调整、销售指导价制定等措施。

基于此解释,以下是五个使用“均籴”一词的造句:

  1. 为了保障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稳定粮食市场,政府决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均籴政策。
  2. 在遭遇旱灾时,为了避免因抢购导致价格暴涨,市政府采取了紧急措施进行粮食的均籴管理。
  3. 历史上,每当遇到饥荒或自然灾害后,朝廷通常都会推出均籴政策来平抑粮价和保障百姓生活。
  4.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何在特定时期会实行均籴策略以应对突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5.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数据化管理的应用,我国的粮食调控体系也变得更加科学高效,并逐渐摸索出了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模式——“智能均籴”。

请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均籴”并不是一个标准术语。以上内容是根据“均”和“籴”的字面意思进行推测构建的例子,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请以正式文献或权威解释为准。

分词解释

jūn

1 平,匀,引申为调和:~衡。势~力敌。平~。2 皆,都,老少~安。3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4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5 〔~钟〕古代乐器。6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