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以下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谦以下士的简介:

qiān yǐ xià shì
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AI解释

谦以下士”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后汉书·孔融传》,原句为:“太尉黄琼以融年少有异才,辟之。融答曰:‘……方且韬光匿彩,岂敢言进贤哉?’”,后来简化为“谦以下士”。这个成语的解释是形容一个人非常谦虚谨慎,甚至到了不敢自荐的地步,乐于借助外力来推荐自己有用的人才。

具体来说,“谦”指的是态度上的谦逊;“下士”则是指放下架子去对待那些地位或才能比自己低微的人。整个成语强调的是谦逊的品德和愿意与他人合作的心态。

以下是五个使用“谦以下士”的造句:

  1. 他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直保持着谦以下士的态度,在团队中乐于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
  2. 王经理做事低调且善待下属,他总能在工作中展现出谦以下士的精神风貌。
  3. 在这次招聘会上,小李主动向别人介绍了自己的同学,这种谦以下士的举动使他在众多求职者中显得尤为突出。
  4. 李教授以其谦以下士的态度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赞誉,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才伯乐。
  5. 公司新来的总经理非常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常以谦以下士的方式与员工沟通交流,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分词解释

qiān

1 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下。~让。~冲(谦虚)。~和。~卑。~厚。~逊。~恭。~虚。~受益。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