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招待会的拼音、解释、组词
记者招待会的简介:
jì zhě zhāo dài/dāi huì/kuài
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个人向新闻界提供情况(包括书面材料)的一种方式。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
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个人向新闻界提供情况(包括书面材料)的一种方式。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
- AI解释
《记者招待会》是新闻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官方或组织为了向媒体传达信息、回答问题而举办的一种新闻发布活动。这种场合通常是邀请新闻记者参加,以便他们能够报道该事件,并通过各种媒介向公众传播相关信息。
详细解释:
- 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新闻界了解某项政策的出台背景、某个项目的进展状况或是一些需要社会关注的重要信息。
- 流程:一般包括开场致辞(通常是发言人的简短介绍)、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发言人发表演讲或报告)、提问环节(记者可以向发言人提问)等部分。有时还会包括发布资料(如白皮书、报告等)、发放媒体包(包含新闻稿、图片、视频等相关材料)等。
- 参与对象:通常由官方机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或其他被邀请的重要人士担任发言嘉宾。
造句:
- 政府为了澄清当前经济政策,举办了记者招待会,详细解释了新措施的来龙去脉。
- 公司高层在公司内部成功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一个重要的人事调整决定。
- 在环保部的记者招待会上,专家就近期的环境治理情况回答了众多记者的问题。
- 为了庆祝产品上市一周年,企业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邀请媒体共同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
- 科研机构定期举办记者招待会,向公众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进展。
分词解释
记
jì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者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招
zhāo
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3 应接:~待宾客。4 引来:~惹。~引。~揽。~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6 同“着”。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待
dài,dāi
1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