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笏登场的拼音、解释、组词
袍笏登场的简介:
páo hù dēng chǎng
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 AI解释
《袍笏登场》这个成语出自戏曲领域,其中“袍”指的是古代官员所穿的一种长袍,“笏”是古代君臣面见帝王时手拿以记事用的狭长板子。此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官僚士大夫在登台表演或正式场合出现的样子。
解释:
- 袍笏登场:形容官场人物装模作样、故作姿态地出场,常用于讽刺那些自以为是、虚伪做作的人。
- 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习惯于通过服饰和仪态来显示身份地位的人,在舞台上或其他正式场合时的表现。
造句:
- 看着他那《袍笏登场》的气派,就知道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
- 在晚会上,他一出场便显得《袍笏登场》,仿佛在向观众展示他的与众不同。
- 《袍笏登场》式的做作已经不再受欢迎,在当今社会,人们更看重真实、自然的表现方式。
- 尽管他在台上《袍笏登场》,但在后台却常常和同事打成一片。
- 新来的领导似乎不太适应这里的文化,每次讲话都显得有些《袍笏登场》。
请注意,“袍笏登场”更多是一种文化表达,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真实行为,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适当调整。
分词解释
袍
páo
1 中式长衣:~子。长~。旗~。棉~。皮~。同~(旧时军人相称)。~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之谊”、“~~故旧”)。2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
登
dēng
1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chǎng )。~高。~攀。~临。~科。~程。~堂入室。2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3 记载:~记。~报。~载。4 谷物成熟:~岁(丰年)。五谷丰~。5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6 进:~崇(进用推崇)。7 方言,穿:~上靴子。
场
cháng,chǎng
1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院。2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雨。3 集,市集: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