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録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语録体的简介:

yǔ/yù lù tǐ/tī/bèn
1.用语录形式写成的作品。亦指模仿宋人《语录》的文白夹杂的文字。

  • AI解释

语録体》是指一种古代文人撰写的笔记文体,这种文体多见于个人或群体的言行录、生活记录或思想感悟。这类文章通常以简练、精辟的形式记录下来,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涉及个人的思想、见解、日常生活琐事、对时政的看法等。《语録体》的文字往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造句】 1. 他年轻时就有自己的《语録体》,记载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2. 某古代名士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语録体》,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3. 这位作家尝试模仿古代《语録体》的风格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受。 4. 在这本小册子中,作者用独特的《语録体》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为了更贴近大众阅读习惯,《语録体》的形式被现代编辑加工得更加通俗易懂。

以上句子旨在展示“语録体”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文献中的《语録体》与现代意义上追求简洁、精炼表达的写作形式有所不同,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区分两者的差异和适用范围。

分词解释

yǔ,yù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4 说:细~。低~。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