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则的拼音、解释、组词

譬则的简介:

pì zé
1.譬如。

  • AI解释

譬则》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实际上是“比喻”或“比方”的古文表达形式。这个词组用来表示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达到形象生动地解释、描述某物的目的。下面是对“譬则”这一概念的详细解释和五个例句。

详细解释

  • :在古代汉语中,“譬”字常用作动词,意为“比拟”、“比喻”。
  • :作为连词或助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连接两个事物,起到对比或类比的作用。

合起来,“譬则”即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来说明、解释另一个事物,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例句

  1.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常用生活中的例子作为譬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2. 他巧妙地用“譬则”,将复杂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了。
  3. 爷爷讲故事时总是喜欢用譬则,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更容易记住历史人物和事件。
  4. 在演讲中使用恰当的譬则是说服听众的关键步骤之一。
  5. 为了使观点更加鲜明、易于理解,文章中适当运用譬则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

这些句子展示了“譬则”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范围及其作用。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打比方:~如。~犹。~若。~语。~喻(比喻)。2 领悟。3 晓谕:~解。~说(晓示述说)。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