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拼音、解释、组词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简介:
xiù cái zào fǎn﹐sān nián bù chéng
1.谓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难以成事。
1.谓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难以成事。
- AI解释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是一句俗语或民间谚语,常用来形容一些事情进展缓慢、难以迅速达成。这里的“秀才”原指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但在此处更多地象征一种特定条件的人或者事物,“造反”则特指改变现状的行为。“三年不成”则表示经过了很长时间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这句谚语强调的是一个过程中的缓慢和困难,并不具有攻击性,而是一种客观的描述。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和应用范围。比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项改革措施实施起来非常艰难;在个人成长中,则可能用于描述某个长期目标实现的不易。
造句
- 这次的新产品开发项目进度缓慢,就像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样。
-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企业文化的转变最终会取得成功,绝不会像秀才造反那样难上加难。
- 改善社区环境的工作需要长期投入,不能急功近利,就像秀才造反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
- 他试图改革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方式,但效果似乎不如预期,这让他想起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说法。
- 创业项目初期遇到各种挑战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因为就像秀才造反一样,成功往往需要时间。
分词解释
秀
xiù
1 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穗。~而不实(喻人很聪明,却未做出实际成绩)。苗而不~(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2 特别优异的,亦指特别优异的人:~异。~才。优~。后起之~。3 美丽而不俗气:~丽。~劲。~俊。~拔(秀丽而挺拔)。清~。~外慧中(外貌俊美,内心聪明)。4 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官僚、富室子弟(称平民子弟为“郎”):不郎不~(喻不成材或没出息)。5 茂盛:佳木~而繁荫。
才
cái
1 能力:~能。口~。这人很有~干。2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干(gàn)~。奇~。奴~。蠢~。3 副词。①方,始:昨天~来。现在~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用了两元。来了~十天。
造
zào
1 制作,做:制~。创~。~物。~反。~孽。建~。~表。~册。~价。~型。粗制滥~。2 瞎编:胡编乱~。捏~。3 成就:~诣。4 培养:~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甲~。乙~。6 到,去:~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晚~。8 时代,年代:末~。
反
fǎn
1 翻转,颠倒:~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复。~侧。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两方面的经验。~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诉。~馈。适得其~。物极必~。3 抵制,背叛,抗拒:~霸。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常。5 回击,回过头来:~驳。~攻。~诘。~思。~躬自问。6 类推:举一~三。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年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成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