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押的拼音、解释、组词

私押的简介:

sī yā
1.当铺未向官府纳税而暗中营业之称。

  • AI解释

词语“私押”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可能指的是某些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或者历史文献中的用词。根据有限的信息,“私押”的含义可能是指个人私下持有的抵押品或担保物。但为了更加准确地解释和使用这个词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构建其定义:

定义

  • 私押:指个人或企业在进行某些金融交易时,以私人名义持有的作为借贷或其他经济活动担保的物品或财产。

造句

  1. 在这次贷款业务中,公司决定采用私押的方式来确保借款的安全。
  2. 小张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将他名下的一套房产用作私押物。
  3. 企业间的私下合作中,通常会采用私押的方式保证合同的执行。
  4. 虽然私押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效保障交易安全,但其法律效力和风险也需要仔细评估。
  5. 私押是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处理各种金融活动时需要谨慎对待。

请注意,这些造句基于对“私押”可能含义的理解构建的,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如果您是在特定行业或历史语境中遇到这个词语,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进行更准确的解释和使用。

分词解释

1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人。~有。~见。~仇。~情。~营。~欲。2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自。~刑。~货。走~。~生子。3 暗地里:~议。~奔。隐~。窃窃~语。

1 在文书、契约上签名或画记号:画~。签~。2 把财物交给人作保证:~租。~金。~当(dàng)。典~。3 拘留:看(kān )~。拘~。~禁。4 跟随看管:~送。~运。5 同“压”,用于“押宝”、“押队”、“押韵”。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