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垛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推垛子的简介:

tuī duǒ/duò zǐ
1.宋代禁旅迁补制度名称。

  • AI解释

推垛子》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可能指的是某些地区或特定情境中的活动。通常,“推”是动作词,表示推动、推开的意思;“垛子”可以指堆放在一起的一堆东西,比如货物或者柴火等。综合来看,《推垛子》可能是形容一种集体合作推动堆积物的情景。

详细解释

  • 含义:《推垛子》是一种团队协作的活动或情景描述。
  • 背景:通常发生在需要把一堆物品(如货物、石头或其他难以单独移动的大件物品)从一个地方推向另一个地方,可能是因为工作需求或是某种娱乐目的。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集体合作,通过一起推动来完成任务。

造句

  1. 在工厂里,工人们每天都要进行《推垛子》活动,以便将原料堆整齐地运送到指定的储存区域。
  2. 村民们为了庆祝丰收节,在广场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推垛子》比赛,大家都很兴奋。
  3. 为了解决老城区的道路狭窄问题,市政部门组织了《推垛子》活动,将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并清理干净。
  4. 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同学们排成两列进行《推垛子》,以此展示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精神。
  5. 面对自然灾害后的重建工作,社区居民自发地组成了志愿者队伍,进行《推垛子》活动来清理废墟。

以上句子旨在体现“推垛子”这一行为或活动的背景和用途。如果需要更精确地描述某个特定情境中的“推垛子”,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做出更准确的理解和解释。

分词解释

tuī

1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车。~搡。~拿。~倒。~敲。顺水~舟。2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头。~土。3 使事情开展:~广。~行(xíng )。~动。~销。4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及。~究。~导。~论。~测。~事。5 往后挪动(时间上):~延。~移。6 辞让,脱卸:~让。~却。~委。~辞。7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许。~重(zhòng )。~举。~崇。8 让出,献出:~恩。~心置腹。

duǒ,duò

1 墙或某些建筑物突出的部分,有支撑或掩蔽作用:~子。~堞(城墙上凹凸状矮墙,即“女儿墙”)。城~。2 土筑的箭靶子:箭~。射~。中(zhòng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