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押的拼音、解释、组词

检押的简介:

jiǎn yā
1.见"检柙"。

  • AI解释

词语解释

检押,是中国古代司法程序中的一个术语。在古代刑事审判过程中,负责押解囚犯或罪犯到庭的人,在带人前往审讯之前,需要对被押解者的身份、案件情况等进行检查和核实,以确保押解的对象与判决文书上所记载的一致无误。检押是确保司法公正和程序严谨的重要环节之一。

造句

  1. 在古代的刑事案件中,负责检押工作的官员需要仔细核对被押解者的身份信息。
  2. 法官命令两名狱卒前来进行检押工作,以确保今日庭审的囚犯确实是昨日判决书上的那个罪犯。
  3. 为了保证审判过程的公正性,每一项程序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执行,包括严谨的检押环节。
  4. 纪律严明的司法系统中,任何一环都不能有差错,因此在押解囚犯进入法庭前进行仔细的检押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5. 作为司法程序中的关键环节,检押确保了审判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法律执行的有效性。

分词解释

jiǎn

1 查:~查。~测。~讨。~举。~校(jiào )。~修。~索。~察。2 注意约束(言行):~点(①注意约束言行,如“参加宴会时连吃带拿,太不~~了”;②查看是否符合,如“把行李~~一遍”)。失~。3 古代官名,掌修国史,位次编修。4 姓。

1 在文书、契约上签名或画记号:画~。签~。2 把财物交给人作保证:~租。~金。~当(dàng)。典~。3 拘留:看(kān )~。拘~。~禁。4 跟随看管:~送。~运。5 同“压”,用于“押宝”、“押队”、“押韵”。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