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无策的拼音、解释、组词
束手无策的简介:
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束,捆住。策,计策。捆住双手,无计策可施。比喻面对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语本《集异记》。
2. 《集异记》(据《太平广记.卷二二○.魏淑》引)大历(历)中,元察为邛州刺史。而州城将有魏淑者,肤体洪壮。年方四十,亲1>老妻少,而忽中异疾,无所酸苦,但饮食日损2>,身体日销3>耳。医生术士,拱手无措4>。寒暑未周,即如婴孩焉,不复能行坐语言。其母与妻,更相提抱。遇淑之生日,家人召僧致斋,其妻乃以钗股挟之以哺,须臾,能尽一小瓯。自是日加所食,身亦渐长,不半岁,乃复其初。察则授与故职,趋驱气力,且无少异。后十余年,捍蛮,战死于陈。 〔注解〕 (1) 亲:指父母亲。 (2) 损:减少。 (3) 销:削弱。此处指缩小。 (4) 拱手无措:拱起手来,无计可施。拱手,双手在胸前相抱。措,措施、计策。
3. 唐朝代宗时,在邛州这个地方,有个守城的将军,名叫魏淑。年纪才四十岁,身体壮硕,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和一位年轻的妻子。有一次他忽然得了一种怪病,没有任何的病痛,但在饮食方面,却吃得一天比一天少,身体也一直缩小,看了许多的医生和道士,但是大家都对这个病却只会双手抱胸,想不出一点办法。还不到一年,身体缩回像小婴儿一样,得由他母亲和妻子轮流提抱。到了他的生日时,家人请来和尚为他诵经祈福,准备了斋食,他的妻子用钗子挟著斋食一点一点地喂他,不一会儿,就能进食一小碗了。从此之后,每天的饮食量日渐增加,身体也渐渐长大,不到半年,就已经恢复他原来的样子了。后来「束手无策」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拱手无措」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面对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出现「束手无策」的书证如宋.王柏〈书先君遗独善汪公帖后〉:「今正恨襄樊失守,人物眇然,盖于安平无事时,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1. 比喻想不出办法解决问题。【例】他得了一种怪病,群医皆束手无策。
1. 面对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姐已是十死九生,只多得一口气了,马少卿束手无策。」《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船上管船的舵工,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觑,束手无策。」也作「束手无措」。
词语《束手无策》的详细解释
释义: - 束手无策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面对问题或困境时没有任何办法可施,完全没有办法可想。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无奈和无助状态。
近义词: - 无可奈何、束手待毙
反义词: - 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用法说明: 该成语主要用来描述个人或团队在面对复杂问题或不可预测的情况时,感到没有办法应对的状态。通常用于书面语或者正式场合中。
5个造句
-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起初的我们真的是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防控病毒。
-
由于资金不足,他们对这个项目完全束手无策,只能等待更好的机会了。
-
当面临家庭纠纷时,有时候大人也会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妥善处理。
-
他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虽然努力尝试,但依然觉得束手无策,需要寻求其他同事的帮助和建议。
-
环保工作本来应该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才能有效推进,但现在他们面对的却是束手无策的局面。
以上就是关于《束手无策》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shù
1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4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5 事情的结末:收~。结~。6 姓。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wú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cè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