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札子的简介:

zhá zǐ
1.官府中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官府中的往来文书。《水浒传》第一六回:「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他叫做蓝宝堂,得了札子到差之后,便去见总督。」也作「劄子」。

札子》在古代是中国一种重要的文书类型,主要用于官员之间或官府内部处理政务和事务。它是一种较为简洁、精炼的奏议形式,常用于向皇帝或上级机关陈述意见、建议或是报告工作情况等。

详细解释:

  • 起源与功能:《札子》起源于古代中国,特别是宋朝时期更为普遍使用。它是官员为了表达个人的观点和建议而撰写的一种文体,通常较为直接明了。
  • 内容特点:这类文书往往比较简短,条理清晰,能够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分析情况并给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 用途范围:《札子》不仅用于向皇帝上奏,也可以在同级官员之间使用,广泛应用于政务处理之中。

造句:

  1. 宋朝的王安石便曾通过撰写《札子》,提出了许多革新政治和经济结构的重要建议。
  2. 在古代官场中,有才华的官员往往擅长撰写精炼有力的《札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 随着时代的发展,《札子》这种文体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但在研究古代文史时仍具有一定价值。
  4. 为了有效提升行政效率,宋朝政府鼓励官员认真撰写并提交高质量的《札子》,以供决策参考。
  5. 现代学者在整理和研究历史文献时,经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札子》,它们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政治状况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请注意,《札子》作为一种古代文书类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造句主要是为了帮助理解其含义和用途。

分词解释

zhá

1 古时写字的小木筒:~记。2 信件:手~。信~。3 旧时的一种公文:~子。4 夭死。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