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蚀的拼音、解释、组词

水蚀的简介:

shuǐ shí
1.受水的浸蚀。2.由于水的冲击,使岩石剥落,土壤被冲刷掉,这种现象叫做水蚀。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水的侵蚀作用。指由于水的冲击与溶解,造成土壤流失、岩石剥落等现象。

词语:水蚀

释义: - 含义与概念: 水蚀是指水流对土地、岩石等物质进行侵蚀和破坏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是由于流水的冲刷作用,以及溶解、搬运等物理、化学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 分类: - 物理性水蚀(如洪水):通过直接冲刷力将土壤或岩石带走。 - 化学性水蚀(如酸雨侵蚀):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能对物质进行溶解。 - 影响: 水蚀不仅导致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地貌形态的形成,还可能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造句:

  1. 长期水蚀严重破坏了山体结构,引发了频繁的地质灾害。
  2. 在雨季来临之前,工程队加紧施工以防止河岸遭受剧烈的水蚀
  3. 水蚀现象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尤为突出,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4. 为了减少城市内涝和水蚀问题,政府正在推广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5. 地质学家通过研究水蚀过程,揭示了山地演变的历史轨迹。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水蚀”这个词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场景,还体现了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词解释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shí

1 损伤,亏缺:侵~。腐~。蠹~。~本。2 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