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的拼音、解释、组词
汗青的简介:
hàn/hán qīng
①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色的竹子,要用火烤得竹板冒出水分才容易书写,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②史册。
①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色的竹子,要用火烤得竹板冒出水分才容易书写,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②史册。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册、史简。【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
1. 一种古代制作竹简的程序。参见「杀青」条。
2. 书册、史简。《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每记一事,载一言,阁笔相视,含毫不断,头白可期,汗青无日。」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是汉语中的一个词语,通常指的是史册或历史。这个词汇源自古代中国文人的用语习惯,“汗”指代的是汗青(即竹简上记录的文字),而“青”则是用来描述竹子的颜色,后因长期使用和文化积淀,逐渐演化为专指历史或史籍的意象表达。
详细解释
- 汗青:古代书写材料以竹简为主,因此将文字记录在竹简上的过程称为“汗青”。后来,“汗青”这一词汇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用来象征记载国家兴衰、民族盛衰的重要文献或历史。
- 寓意:“汗青”通常带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历史责任的担当意识。它不仅仅是指具体的史书,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是文人学者书写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造句
- 这位历史学家致力于将民间传说与史料结合,以期为后世留下一份完整而真实的汗青。
- 他觉得自己的使命就是用笔墨记录下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为未来的研究者们提供详实的汗青资料。
- 翻开这本汗青书籍,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
- 每一代人都有责任为后世留下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历史,书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汗青篇章。
- 作为国家栋梁之才,他深知自己肩负着记录和传承民族精神与奋斗历程的重大使命,这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考验,更是对国家未来的贡献。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汗青”的使用场景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