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进士出身的拼音、解释、组词
同进士出身的简介:
tóng/tòng jìn shì chū shēn
1.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宋代进士分五甲,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明清分三甲,第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
1.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宋代进士分五甲,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明清分三甲,第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科举及第者,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称号。《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五甲同进士出身。」《明史.卷七○.选举志二》:「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个术语,特指在一次科举考试中,考生同时被授予进士身份。进士是通过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殿试后获得的称号,标志着仕途上的重要突破。
详细解释
- 含义:同进士出身指的是在同一届的科举考试中,考生一同被朝廷正式录取为进士。
- 背景:在中国古代社会,科举制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通过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达到合格标准的考生会获得进士身份。进士身份不仅意味着教育成就的认可,更象征着进入官场的机会。
- 重要性:同进士出身的获得不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也是家族荣耀的表现,往往伴随着仕途上的迅速晋升。
造句
- 自从那一年他与几位同僚同进士出身以来,张大人一直在朝廷中步步高升。
- 历史记载显示,许多著名的文臣都是通过一次科举考试即成为同进士出身的官员。
- 李教授年轻时便因文章出众,在二十九岁那年与数位学者一同获得了同进士出身的机会。
- 在清朝末期,随着科举制度的改革,同进士出身的选拔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但其重要性依旧不减。
- 刘先生有幸成为这次会试中唯一的同进士出身者,他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
这些造句展示了“同进士出身”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文化意义及其对个人人生轨迹的影响。
分词解释
同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
进
jìn
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2 入,往里去:~见。~谒。~谗。3 吃,喝:~食。~餐。滴水未~。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5 奉上,呈上:~言。~奉。~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士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身
shēn
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5 孕,娠:~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