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观止矣的拼音、解释、组词
叹观止矣的简介: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叹为观止」。见「叹为观止」条。
2. 此处所列为「叹为观止」之典源,提供参考。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见叔孙穆子,说之。谓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择人。吾闻君子务在择人。吾子为鲁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祸必及子!」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见舞〈韶箾〉1>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2>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3>以加于此矣,观止4>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注解〕 (1) 〈韶箾〉:音ㄕㄠˊ ㄕㄨㄛˋ,舜所制的乐曲,亦称为「箫韶」。 (2) 帱:音ㄉㄠˋ,覆盖。 (3) 蔑:音ㄇ|ㄝˋ,无、没有。 (4) 观止:观览到此为止。表示所见事物已达尽善尽美,无以复加。
3. 此处所列为「叹为观止」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被邀请观赏周朝的音乐舞蹈,当乐工表演到舜时的乐舞〈韶箾〉时,他赞叹的说:「舞蹈中表现了舜完美、伟大的德性,就像天覆盖万物,地承载万物。即使有更伟大的风范,也无法超越了,看到这里就够了!如果还有其他乐舞,我也不敢再观赏了。」后来「叹为观止」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叹,通「叹」,称赞、赞美之意,所以「叹为观止」也作「叹为观止」。
词语详解
叹观止矣(tàn guān zhǐ yǐ)
-
释义:这是源自古代的一个成语,用来表示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惊叹,意为“看到这里就停止了赞叹”,强调的是被所见的事物深深吸引和赞赏到了极致。
-
来源及用法: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观其规矩,叹观止矣。”
-
现在通常用来形容对某样东西(如艺术作品、技术成就、自然景观等)感到非常惊叹和满意。
-
情感色彩:褒义。表示赞赏、钦佩之情。
-
近义词:
- 惊叹不已
-
赞不绝口
-
反义词:
- 乏善可陈(形容事物没有多少好的地方)
示例造句
- 看了这幅画,真让人叹观止矣。
- 这篇论文的结构设计真是叹观止矣,令人折服。
- 那座桥梁的设计真是叹观止矣,展现了工程师们的智慧和技艺。
- 他表演的魔术太精彩了,观众们都赞叹不已,真让人叹观止矣。
- 这场演出中的舞蹈编排真是叹观止矣,每个动作都那么完美。
这些造句展示了“叹观止矣”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从艺术作品到科技成就再到个人表演,都可以用来表达高度的赞赏之情。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