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髎的拼音、解释、组词
八髎的简介:
bā liáo
1.中医学名词﹐即尻骨两旁的四孔。
1.中医学名词﹐即尻骨两旁的四孔。
- AI解释
《八髎》是中医术语,特指人体背部脊柱两侧腰部区域上的八个穴位组合。在中医理论中,“八髎”指的是督脉上的一个特定穴位群,这些穴位从下而上分别是次髎、第四髎、第三髎、第二髎和第一髎(又称为命门),以及臀部的环跳穴(虽然不在同一经脉上,但在中医治疗时常与“八髎”配合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八髎”常常指的是督脉上的五个穴位加上臀部的环跳穴。
详细解释
- 次髎: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的位置。
- 第四髎、第三髎、第二髎和第一髎(命门):位置依次向上排列,分别在第二至第五腰椎之间。
- 环跳穴:位于臀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
中医认为,“八髎”穴具有调理下焦功能、促进气血流通和缓解疼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造句
- 小李最近总是感觉腰部酸痛,医生建议他可以试试艾灸“八髎”,看看能否缓解症状。
- 张阿姨听说针灸对调节内分泌有效果,便决定尝试一下,于是找了个擅长治疗妇科疾病的中医师,在“八髎”处施针。
-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李叔叔每天早晨起床后都会进行腰背部的按摩,并且按揉了几个“八髎”的穴位。
- 针灸师小王熟练地在患者的腰部和臀部选取了八个特定位置的穴位进行治疗,这些穴位就是所谓的“八髎”穴。
- 李医生最近在研究一种新的针灸疗法,这种疗法特别注重刺激“八髎”,以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
分词解释
八
bā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