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曹的拼音、解释、组词

功曹的简介:

gōng cáo
1.官名。汉代郡守有功曹史,简称功曹,除掌人事外,得以参预一郡的政务。北齐后称功曹参军。唐时,在府的称为功曹参军,在州的称为司功。 2.吐绶鸟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鸟兽》:"吐绶鸟,一名功曹。"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负责选署功劳工作。汉代有功曹吏,为郡属吏,北齐以后多称功曹参军,至宋代时废除。《西游记》第一五回:「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各轮流值日听候。」

《功曹》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通常是指在郡县或地方州府中辅助长官处理政务、负责人事调动和推荐贤才的重要职务。"功曹"二字合起来来看,“功”意指成绩、功劳,“曹”则指官署中的部门或者职位。因此,功曹一职主要职责是帮助上级完成政绩工作,并且参与重要的决策制定。

在古代的行政体系中,功曹负责监察其他官员的行为、评价官员的工作表现等。这一职务在中国历史上广泛存在,在不同的朝代其具体职能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是起到辅助和监督的作用。

以下是五个使用“功曹”一词的造句示例:

  1. 在汉代的地方官制中,功曹是州府长官的重要助手。
  2. 他被提拔为功曹,协助县令处理日常政务。
  3. 虽然职位不大,但功曹在郡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4. 功曹需要公正无私地推荐人才,以确保州府的运作顺畅。
  5.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曾担任过这样的职务。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古代行政体系中的“功曹”职位来构建的,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分词解释

gōng

1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2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4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cáo

1 等,辈:尔~(你们)。吾~。2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部~(中国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3 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