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役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募役法的简介:

mù yì fǎ
1.即免役法。宋王安石所行新法之一。

  • AI解释

《募役法》,是中国宋朝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具体来说,它旨在通过政府招募民夫来代替百姓直接向国家缴纳赋税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农民因直接劳役而带来的负担,并且能够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该制度实行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代社会的传统赋役方式,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和税收能力。募役法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造句

  1. 由于实施了募役法,朝廷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土地和劳动力资源。

  2. 这项改革起初遭到部分百姓反对,但他们最终还是接受了新的募役制度。

  3. 在王安石的支持下,募役法被广泛推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4. 尽管有反对的声音,但募役法仍然被认为是宋代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5. 通过募役法的实施,宋朝政府成功地调整了赋税结构,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收入。

分词解释

1 广泛征求:招~。~集。~捐。~款。~兵。征~。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