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1900-1990)的拼音、解释、组词

俞平伯(1900-1990)的简介:

yú píng bó (1900-1990)
作家,学者。浙江德清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上海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曾参加新文学运动,加入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参与创办中国最早的诗歌刊物《诗》。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对古典文学研究尤深,编选、校点、注释多种古典文学作品。其《红楼梦研究》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另著有诗集《冬夜》、散文集《杂拌儿》以及《论诗词曲杂著》等。

  • AI解释

《俞平伯(1900-1990)》是对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诗人、作家和红学家俞平伯的生平及其成就的概述。他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是中国新文学早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在诗词创作、古典文献研究以及红学领域均有突出贡献。

详细解释

  • 诗词创作:俞平伯是新月派成员之一,其诗作深受西方诗歌影响,具有现代感与新颖的形式。他的《忆旧》等作品广为人知。
  • 古典文学研究:在古代文献、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研究上,他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红楼梦研究》尤其著名。
  • 红学领域:俞平伯对《红楼梦》的解读独树一帜,他的“真事隐”和“假语村言”的观点影响了许多后来的研究者。

造句

  1. 作为新月派诗人之一,俞平伯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现代感又不失古典韵味。
  2.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在红学领域贡献颇多,《红楼梦研究》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3. 在《红楼梦》研究方面,俞平伯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方法。
  4. 童年时期,俞平伯在父亲的影响下就开始接触古典文学,这对他日后的学术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
  5. 1920年代,俞平伯与朱自清一起创办了《诗》月刊,在当时的文坛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分词解释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bó,bǎi,bà

1 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父。~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世~。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