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明火的拼音、解释、组词

松明火的简介:

sōng míng huǒ
1.松枝条点燃的照明火。

  • AI解释

词语《松明火》的详细解释

松明火: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照明方式,通常是指用松枝作为燃料点燃的火把。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电力和化学灯油等高效的光源,人们常常使用自然的材料来获取光源。松木因其含有的油脂成分,在燃烧时能产生明亮的火焰,因此成为了较为常见的照明工具之一。

特点: 1. 资源易得:松树在中国分布广泛,取材方便。 2. 成本低廉:相比其他燃料(如油烛),使用松枝制作火把的成本较低。 3. 易于携带和操作:在古代的旅行或战争中,松明火是重要的照明工具。

造句

  1. 古代文人常夜以继日地伏案疾书,有时也会借助一束松明火照亮书房的一角。
  2. 在山林中迷路时,若能发现远处有几束松明火闪动,便是找到了其他人的营地或避难所。
  3. 唐朝诗人张九龄曾写道:“松明照夜色,竹杖发秋声”,描绘了夜晚在竹林间行走的情景。
  4. 《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曾在夜里率领人马行军时点燃松明火作为引导标志。
  5. 某些古建筑中还保留着使用松明火照明的传统习俗,在节庆日或重要仪式上点起松明火增添庄重氛围。

这些句子既描绘了古代生活场景,也展示了“松明火”在各种情景下的用途和象征意义。

分词解释

sōng

1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针。~脂。~香。~子。2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土质~软。3 宽,不紧张,不严格:规矩太~。~懈。4 放开:~手。~绑。~心。5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鱼~。6 姓。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