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逆的拼音、解释、组词

反逆的简介:

fǎn nì
1.相反。 2.叛逆;谋反。 3.北齐刑律有重罪十条,首为反逆,不在八议论赎之列。隋唐律承北齐制﹐置十恶之条﹐改称谋反。参阅《隋书.刑法志》。亦指谋反犯。 4.颠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相反。《史记.卷三九.晋世家》:「今适庶名反逆,此后晋其能毋乱乎?」

2. 叛逆、谋反。《汉书.卷四九.爰盎鼌错传.鼌错》:「吴王反逆亡道,欲危宗庙,天下所当共诛。」

3. 颠簸。宋.苏轼〈问养生〉:「遇大风焉,舟中之人,如附于桔槔,而与之上下,如蹈车轮而行,反逆眩乱不可止;而吾饮食起居如他日。吾非有异术也,惟莫与之争,而听其所为。」

《反逆》这个词主要用来形容违反权威或违背常规的行为,通常具有贬义色彩。它强调的是对既定秩序、规则或上级命令的挑战与背离。在不同语境中,“反逆”可能意味着反抗、叛乱或者不顺从。

详细解释:

  • 词源:“反逆”的“反”字可以理解为“违背”,“逆”则有“违反”和“逆向”之意,二者合在一起形容了与既定规则或权威相悖的行为。
  • 用法:这个词常用于描述政治、社会情境中的行为,如叛乱分子的行动。在更广泛的社会语境中,也可以用来指代任何形式的不遵从或是挑战现有的秩序和规范。

造句:

  1. 因为反逆集团的出现,整个国家陷入了动荡。
  2. 在这次事件中,他被指控参与了反抗政府的行为,罪名是反逆。
  3. 虽然公司的规章制度很严格,但他还是选择了反逆,最终导致辞职。
  4. 这个年轻人因反逆传统观念而受到周围人的非议。
  5. 为了争取更公平的待遇,他们决定发动一次反逆运动。

请注意,在使用“反逆”这样的词语时应当小心谨慎,因为它在某些语境下可能涉及敏感的政治或社会议题。

分词解释

fǎn

1 翻转,颠倒:~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复。~侧。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两方面的经验。~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诉。~馈。适得其~。物极必~。3 抵制,背叛,抗拒:~霸。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常。5 回击,回过头来:~驳。~攻。~诘。~思。~躬自问。6 类推:举一~三。

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流。~行。~风。~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之交。2 抵触,不顺从:忤~。忠言~耳。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产。4 迎接:~旅(旅店)。5 预先:~料(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