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前235)的拼音、解释、组词

吕不韦(?-前235)的简介:

lǚ bù wéi (?-qián 235)
战国末年秦国政治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州)大商人,因帮助秦庄襄王继位有功,被任为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死后,年幼的嬴政继位,仍任相国,称为“仲父”。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令宾客编著《吕氏春秋》,汇合先秦各派学说,故有杂家之称。秦王政亲理政务后被免职迁往外地,不久忧惧自杀。

  • AI解释

词语解析:吕不韦

吕不韦(?—前235)

  1. 基本信息
  2. 名字:吕不韦,又称“吕氏”。
  3. 活跃时期:战国末期至秦朝初期。
  4. 身份背景:商人、政治家。

  5. 重要贡献与事迹

  6. 商贾生涯: 吕不韦早年是一个在赵国经商的巨富,积累了大量财富。据说他拥有700个妾室,其中最著名的是赵姬(嬴政的母亲)。
  7. 政治影响力: 因为帮助秦昭襄王之子安国君成为太子而受到重用。后来,吕不韦以宰相身份辅助安国君的儿子嬴政成为秦始皇,并在公元前251年协助嬴政登基。
  8. 文学贡献: 吕不韦组织编纂了《吕氏春秋》,这是一部综合性的哲学和历史著作。

  9. 人物评价

  10. 在历史上,吕不韦以其智谋和权术而著称。他利用个人财富在政治上迅速崛起,并通过精心策划帮助自己的亲戚登上王位。
  11. 对于其伦理道德层面的评价则较为复杂,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善于投机的政治家,也有人对其有较高的道德评价。

造句

  1. 历史研究的角度:“吕不韦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且是战国时期具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

  2. 文学创作时使用:吕不韦晚年编撰的《吕氏春秋》至今仍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教育场景下引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商人的例子有很多,如吕不韦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4. 日常对话中提及:你听说过秦朝初期那位帮助嬴政登基的吕不韦吗?他是一个很有权谋的人。

  5. 研究讨论时提到:在探讨战国末期至秦朝初年的历史变迁时,我们不能忽视了吕不韦这位关键人物的作用。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2 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wéi

1 经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编三绝(喻读书刻苦)。2 〔~伯〕磁通量实用单位,一韦伯等于108麦克斯韦。3 姓。

qián

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五名。4 向前行进:勇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