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哺捉发的拼音、解释、组词
吐哺捉发的简介:
tǔ bǔ zhuō fā
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同“吐哺握发”。
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同“吐哺握发”。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求贤殷切。参见「握发吐哺」条。唐.韩愈〈后二十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吐哺捉发》这个成语实际上不是直接存在的成语,而是从两个典故融合而来。它出自于《史记·鲁周公世家》,分别描述了齐桓公和周公旦的行为,这两个行为被合二为一用来形容对人才的渴望与珍惜。
-
“吐哺”: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吾见齐子,犹睹故物也,焉用新?”后引申为比喻虚心待贤才、接待宾客时急于回席进食的姿态。这里用来形容齐桓公对人才的渴望和欢迎。
-
“捉发”: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意思是说,周公旦在东方居住两年,因为没有怠慢贤才,所以能够得到有才能的人。后来人们将这句引申为形容对人才的重视和礼遇。
综合这两个行为,可以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对人才求之不得、渴望见到贤士的情景。
造句
- 为了招揽优秀员工,这家公司在招聘广告中承诺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应聘者感受到了公司“吐哺捉发”的诚意。
- 这家企业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每一位有才华的创新者加入,真正做到了“吐哺捉发”。
- 面试前的准备对于求职者来说非常重要,这是一次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也是企业能否做到“吐哺捉发”的关键一步。
- 作为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他深知“吐哺捉发”精神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以便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团队。
- 在当今社会,“吐哺捉发”不仅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更是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分词解释
吐
tǔ,tù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痰。吞~。~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2 放出,露出:高粱~穗。~故纳新。3 说出:~话。一~为快。
哺
bǔ
1 喂不会取食的幼儿:~乳。~养。~育。2 口里含着的食物:“一饭三吐~”。
捉
zhuō
1 抓,逮:~拿。~奸。~贼。~弄。捕~。捕风~影。2 握:~笔。~刀(代人作文)。~襟见肘。
发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