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坐的拼音、解释、组词
危坐的简介:
wēi zuò
古代称两膝跪地,耸起上身。后泛指端坐,直身而坐:正襟危坐|孤客危坐心自愁。
古代称两膝跪地,耸起上身。后泛指端坐,直身而坐:正襟危坐|孤客危坐心自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挺直身躯端坐。唐.元稹《莺莺传》:「张生拭目危坐久之,犹疑梦寐;然而修谨以俟。」《三国演义》第四七回:「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
词语《危坐》的详细解释
危坐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古代文献。这个词语主要是形容一个人端坐的样子。“危”在古文中有时有“正、端正”的意思,并非现代汉语中通常理解的危险或危机的意思。
基本释义: 1. 端坐、正坐: 形容坐姿端正。 2. 警觉地坐着: 有时候用于形容一个人保持高度警惕,精神紧绷的样子。
造句
- 古代君王在朝堂上常常危坐,显示出威严的气势和庄重的态度。
- 小明考试前总是选择一个舒适的地方危坐,确保自己能够集中注意力复习。
- 危坐于案前的书生,正在用心研读古代诗文。
- 战士们在营地中危坐如山,警惕地望着四周,随时准备迎接敌人的进攻。
- 她一改往日随意的姿态,现在常常是危坐于椅子上,显得沉稳了许多。
分词解释
危
wēi
1 不安全:~险。~殆。~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言)。~难(nàn )。~如累(lěi )卵。2 损害:~害。~及。3 高的,陡的:~石。~樯。4 使人惊奇的:~言耸听。5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坐。“邦有道,~言~行”。6 指人临死:病~。垂~。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8 姓。
坐
zuò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待。~垫。~骨。~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禅。~功。~骑。2 乘,搭:~车。~船。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庄。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落。~北朝南。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锅。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8 副词(①空,徒然,如“胡为~自苦,吞悲仍抚膺”;②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长十倍”;③遂,即将,如“寒英~销落,何用慰远客”;④深,如“感此伤妾心,~愁红颜老”;⑤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见渔舟两两归”)。9 定罪:连~。反~。~赃(犯贪赃罪)。10 瓜果等植物结实:~瓜。~果。11 同“ 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