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而废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道而废的简介:

zhōng dào ér fèi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事情尚未完成,就停止不做了。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但恐立志不坚,中道而废。亦作中途而废。

1. 事情尚未完成,就停止不做了。《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但恐立志不坚,中道而废。」也作「中途而废」。

词汇“中道而废”通常是指在事情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停止不前,半途而废的意思。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中的成语或短语,用以批评那些做事缺乏毅力、不能坚持到底的人。

详细解释:

  • 中道:中途,事情进行的一半。
  • 而废:即“而废止”,指的是停止不做了。

整体来看,“中道而废”表达了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中途停止的行为或态度。这种情况常被用来指那些没有坚持到底,或是因各种因素导致未能完成既定目标的人。

造句:

  1. 因为他总是半途而废,所以无论多么好的计划都难以成功。
  2. 我们不能中道而废,在困难面前要勇往直前!
  3. 看看别人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并继续努力,不要自己轻易地中道而废
  4. 项目已经进行到了关键阶段,现在正是最艰难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出现中道而废的情况。
  5. 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但我们不应半途而废,而应坚持到底,以达成最终的目标。

分词解释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fèi

1 停止,不再使用:~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除。~黜(罢免,革除)。~帝(被废黜的皇帝)。~弃。~止。~置。因噎~食。2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话。~品。~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3 没有用的东西:修旧利~。利用“三~”(“三废”,废气、废水、废渣)。4 荒芜,衰败:田园荒~。几经兴~。5 重伤或杀死某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