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的拼音、解释、组词

仪表的简介:

yí biǎo
1.人的外表。 2.各种测定仪。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容貌举止。【例】仪表端正

2. 显示仪器操作状况的刻度表。如驾驶座前指示速度、水温、油量的仪表。

1. 准则、模范。《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

2. 容貌举止。南朝梁.沈约〈齐丞相豫章文宪王碑〉:「位冠朝首,仪表瑰雄,风神秀杰。」《宋史.卷二五二.杨承信传》:「杨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

3. 测量指示的器具。如驾驶座前指示速度、高度、油量的表。也作「仪表」。

词语:仪表

释义: “仪表”一词在中国语境中有着多重含义,主要指的是个人或物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可以指代:

  1. 身体外观上的美感和整洁度:如一个人的仪态、风度。
  2. 设备装置的外表及功能状态:如仪器仪表、机械设备等。
  3. 正式的礼节或者仪容:体现在各种场合的正式行为或仪式上,比如外交礼仪。

详细解释: - 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仪表”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外貌整洁、着装得体以及举止文明礼貌的程度。一个拥有良好仪表的人不仅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还能体现其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 在专业领域,如机械工程、自动化等,“仪表”指的是用于测量或控制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保证机器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 拓展上,“仪表”的概念还可以延伸到更加抽象的层面上,比如在科学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或者用来衡量某事物状态的工具。

造句: 1. 为了参加这场重要的会议,他特意整理了一下仪表。 2. 在那个年代,穿着整洁的仪表是人们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 3. 工程师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工作仪表。 4. 外交官在国际场合讲究衣着和言谈的仪态,这都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 5. 科学家通过精密的实验仪器来观察和记录物理现象的各种仪表

以上是对“仪表”一词的详细解释以及造句示例。

分词解释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biǎo

1 外部,外面,外貌:~面。外~。仪~。~象。~层。~皮。2 显示:~示。~态。~征。~达。~露。~演。~情。略~心意。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汗。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册。~格。~报。调查~。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钟~。手~。怀~。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电~。7 标志,榜样:~率(shuài )。为(wéi )人师~。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亲。~兄弟。9 测量的标尺:~尺。圭~(古代测日影的器具)。10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章。诸葛亮《出师~》。11 树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