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撇清的拼音、解释、组词

假撇清的简介:

jiǎ/jià piē/piě qīng
〈方〉假装自己清白,跟坏事无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假装自己与某事毫无关联,故意撇清关系。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你这个养汉精,假撇清。你道是没奸夫抵死来瞒定。」《红楼梦》第九二回:「二爷上学去了,你又该咕嘟著嘴想著,巴不得二爷一刻回来就有说有笑的了。这会子又假撇清,何苦呢!」

假撇清》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根据字面意义和相关语境推断,它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为或态度,即通过假装与某事无关或者不涉及自己的利益来避免承担责任或麻烦。具体来说,这种行为可能表现为刻意保持距离、故意装作不知情等手段。

详细解释

  • 假撇清:指在某种情境下,为了逃避责任或避免卷入麻烦而做出的表面文章,假装与某事无关或毫不知情。

造句

  1. 自从公司出了那件丑闻后,小李就天天假撇清地请假出去旅游,生怕被牵连进去。

  2. 在这件事上别再玩假撇清了!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你就是那个幕后主使。

  3. 假撇清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诚实和透明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4. 你不能总是这样假撇清,面对责任的时候要学会担当。

  5. 虽然他嘴上说假撇清,但眼神里满是躲闪,显然心里早有准备。

请注意,使用这些词语或概念时需谨慎,因为这种行为在很多情况下被视为不道德的。面对问题和挑战时,采取正面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才是更为健康和有效的做法。

分词解释

jiǎ,jià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山。~话。~冒。~释。~死。虚~。真~。弄虚作~。2 借用,利用:~借。~货。~道(借路)。~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公济私。不~思索(用不着想)。3 〔~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草书称“平~~”。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设。~使。~令。~如。~若。

piē,piě

1 丢开,抛弃:~开。~弃。2 由液体表面舀取:熬粥时把沫儿~掉。

qīng

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2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3 单纯不杂:~唱。~茶。4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5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6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7 详细登记:~册。~单。8 公正,廉洁:~廉。~正。~官。~绩。9 洁净,纯洁:~洁。~爽。冰~玉洁。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高。~绮。~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声望)。~识(高明的见识)。11 太平,不乱:~平。~泰。~和。12 中国朝代名:~代。~宫秘史。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