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若云泥的拼音、解释、组词
判若云泥的简介:
pàn ruò yún ní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相差极为悬殊。如:他俩的遭遇真是判若云泥。亦作判若天渊。
1. 比喻相差极为悬殊。如:「他俩的遭遇真是判若云泥。」也作「判若天渊」。
《判若云泥》是一个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释义】判:判断;云:比喻高;泥:指低。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就像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泥土一样截然不同。
【出处】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具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譬如一灯对十千灯,虽复光小,不判其有无。”
【语法】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间的巨大差距。多为书面语,常用来表达对比强烈的差异。
【例句】 1. 小王刚参加工作时,能力与经验都十分有限,但几年后晋升为部门主管,两者判若云泥。 2. 在艺术展览上,名家的作品和初学者的画作放在一起展示,真可谓是判若云泥。 3. 他从小生活贫困,如今却富可敌国,真是经历了判若云泥的变化。 4. 老师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差距巨大,可以说是判若云泥。 5. 这两本书的质量差别极大,堪称判若云泥。
以上是对成语《判若云泥》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示例。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判
pàn
1 区别,分辨,断定:~明。~辨。~据。~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断。2 分开,截然不同:~然。~若两人。~若鸿沟。3 评定:裁~。谈~。~卷子。4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词。~决。~案。5 古代官名:通~。~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若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云
yún
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5 通“芸”。众多。6 通“纭”。纷纭。
泥
ní,nì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