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拼音、解释、组词
制度的简介:
zhì dù/duó
1.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2.制订法规。 3.规定。 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 5.制作。 6.谓制作方法。 7.规模;样式。
1.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2.制订法规。 3.规定。 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 5.制作。 6.谓制作方法。 7.规模;样式。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制定的法度。【例】管理制度、人事制度
1. 经制定而为大家共同遵守认同的办事准则。《荀子.儒效》:「缪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近来器皿都要翻出新样,却不知古人是怎样的制度。」
2. 订立法度。《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燿以和其心。」
词语:制度
一、定义 “制度”指的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解决社会矛盾,提高工作效率等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规则和程序。它涵盖了广泛的社会领域,从政府管理到企业运营,再到个人行为的约束。
二、解释 1. 规定性:制度是对特定事项做出明确的规定。 2. 系统性: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框架,确保各个部分协调一致运作。 3. 规范性:通过制度,可以对个人或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使其符合一定的标准或要求。 4. 稳定性:制度一旦建立,通常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易随意改变。 5. 适应性: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制度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
造句
- 公司新入职员工需要详细了解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以便尽快融入集体。
-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每位教师都必须遵守。
- 政府正在讨论一项新的环保制度,旨在减少工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团队的高效运作。
- 在社区治理中,居民自治组织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维护公共秩序。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制度”一词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也强调了其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制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度
dù,duó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气~。9 考虑,打算:置之~外。10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11 量词,次:一~。再~。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