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甿的拼音、解释、组词

边甿的简介:

biān méng
1.见"边氓"。

  • AI解释

边甿》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常用的词汇,而是古代文献中的术语。在先秦时期,“边甿”通常指的是居住在边境地区的居民或劳动者,这个词组由“边”和“甿”两个字组成。“边”,意为边界、边境;“甿”,原本是指农夫、百姓的意思。

详细解释:

  1. 边: 指的是国界或疆域的边缘部分。
  2. 甿(ménɡ): 古代指居住在乡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农民”。

综合起来,“边甿”指的是边境地区的劳动者或者生活在边境地带的人们。这个词汇更多地出现在历史文献中,用于描述特定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或社会地位。

以下是五个使用《边甿》的造句:

  1. 在先秦时期,对于边甿而言,他们的生活不仅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变化,还要面对战争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2. 《史记·平准书》中有云:“于是,边甿皆大悦。”这表示边境地区的人们对某项政策感到非常满意。
  3.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大规模移民边甿至边疆地区戍守边防。
  4. 边甿的日常生活简单而朴素,他们的劳作主要围绕着农耕和放牧展开,但也承担着守卫国家的任务。
  5. 汉武帝时期实行屯田政策,将大量的中原居民迁移到边甿地区,既解决了边疆稳定问题,又增加了农业产出。

分词解释

biān

1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缘。~沿。2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疆。~界。~防。~境。~陲(边境)。3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三角形。4 旁侧,近旁:身~。~锋。5 方面:~干(gàn )~学。6 表示方位:上~。外~。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