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日而待的拼音、解释、组词

指日而待的简介:

zhǐ rì ér dài
指不久即可实现。同“指日可待”。

  • AI解释

指日而待》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表示某件事情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或发生。其中,“指日”意为“用手指头就能数出的日子”,也就是形容时间非常短暂;“而待”则有“等待”的意思。综合起来,“指日而待”形象地表达了对即将发生的事件的期待和信心。

造句示例:

  1. 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新产品的上市已经指日可待了。
  2. 解释:这表明新产品推出的时间非常接近。

  3. 政府推出了促进就业的一系列政策后,就业形势指日可待会得到改善。

  4. 这句话说明政府的措施将在短期内见效。

  5. 随着5G网络建设不断推进,我们的通讯速度很快就会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这一切指日可待。

  6. 指出了5G技术应用推广的速度和前景。

  7. 今年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态势明显,完成全年目标指日可待。

  8. 表达了对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

  9. 经过全公司员工的努力工作,年度销售目标指日可待即将实现。

  10. 强调团队合作与努力后,成功即将到来的可能性很大。

使用这个成语时,主要强调的是事情进展顺利、未来可期的状态或情境。希望这些示例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指日而待”这一成语。

分词解释

zhǐ

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4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5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dài,dāi

1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