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性的拼音、解释、组词

警惕性的简介:

jǐng tì xìng
1. 警戒、警醒的性质或状态。

  • AI解释

警惕性》这个词主要指的是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或问题保持高度注意和警觉的态度。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心理状态,还体现在行动上的一种预防和应对措施。

详细解释:

  1. 定义警惕性是指在面对潜在风险、问题或是不寻常情况时表现出的敏锐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2. 心理层面:它反映了一个人对于不确定因素或潜在威胁的心理敏感度,能够促使个体保持警觉状态。
  3. 行为表现:除了心理上的警觉外,警惕性还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比如对安全措施的关注、危险情况的预警等。

造句:

  1. 在这次长途旅行中,他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性,确保自己和同伴的安全。
  2. 工作中,她时刻保持警惕性,避免任何可能的小错误引发更大的问题。
  3. 每天早上跑步时,他都提高警惕性,留意周围环境以预防意外发生。
  4. 作为一名警察,他必须具备高度的警惕性,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5. 进入陌生的城市之前,她会对网络评价进行研究,保持警惕性避免遇到欺诈或陷阱。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警惕性”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重要的行为习惯。在不同的场景中,它都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风险和解决问题。

分词解释

jǐng

1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卫。~世。~告。~戒。~备。~惕。~省(xǐng )(警惕醒悟)。2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号。~报。~钟。3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句。~觉(jué)。机~。4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察。~士。

1 戒惧,小心谨慎:警~。~惧。~~。~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2 疾速:“一日~,一日留”。

xìng

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4 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