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口胡柴的拼音、解释、组词
满口胡柴的简介:
mǎn kǒu hú chái
1.满嘴胡说。胡柴,犹胡扯。
1.满嘴胡说。胡柴,犹胡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胡柴,胡扯。满口胡柴指满嘴胡言乱语、满口胡扯。《野叟曝言》第六一回:「鸾吹发急道:『四姐满口胡柴,三位妹子该动公愤,怎样奈何他,才出的这口气儿!』」
《满口胡柴》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方言或俚语表达,通常用来形容说话的人不讲道理、满嘴胡话或者胡言乱语。由于其非正式性,没有被收录于正规的辞书,因此难以找到详细的解释和权威来源。根据字面意思理解,“满口”指的是嘴巴里充满了东西,“胡柴”可能指无用或乱七八糟的东西,在这里用来形容言语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表达,可以这样理解:当一个人在说话时,他的话不切实际、不合逻辑、或者是毫无意义的言辞,就好像他的嘴里塞满了没有价值的东西一样。这个人因此显得很无知或缺乏思考能力,让人觉得其言论不可信或者根本就是胡说八道。
接下来提供五个造句的例子:
- 他在会议上满口胡柴,说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
- 这些年轻人总是喜欢满口胡柴,让长辈们感到非常无奈。
- 当面对复杂问题时,他却选择满口胡柴,这让他显得不够成熟。
- 在解释科学原理时,她尽量避免满口胡柴,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 他讲话从来都是满口胡柴,从不认真对待任何话题。
分词解释
满
mǎn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7 姓。
口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胡
hú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柴
chái
1 烧火用的草木:~草。~火。~门。火~。木~。2 烧柴祭天:“~于上帝”。3 瘦,不松软:~鸡。~心。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