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产的拼音、解释、组词

瞒产的简介:

mán/mén chǎn
1.隐瞒产量。

  • AI解释

瞒产》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且其含义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它主要出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指的是隐瞒农业生产成果的情况。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一些农民可能会为了各种原因而虚报或者隐瞒实际的粮食产量等农业数据。

详细解释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瞒产”通常涉及几个方面:

  1. 农业统计造假:指农民或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农业生产任务指标,故意夸大或者隐瞒实际收获情况。
  2. 政治风险:担心被揭发虚报产量会带来惩罚、批评等后果,而选择隐瞒真实情况。
  3. 资源分配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瞒产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影响国家对农民的补贴和政策支持。

造句

  1.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有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瞒产”现象,导致政府决策缺乏准确依据。
  2.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农村管理体制的变化,“瞒产”的情况逐渐减少,农业生产统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了。
  3. 历史研究者在探讨那个时代时指出,“瞒产”是那个特定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环境。
  4. 即使在今天,回顾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过去,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5. 当年“瞒产”的情况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们对于政策的期望和对生活的追求。

请注意,《瞒产》这个词及其相关背景内容具有非常具体的历史意义,在现代语境中较少被使用或提及。上述解释及造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词汇在特定历史阶段中的含义。

分词解释

mán,mén

1 隐藏实情,不让别人知道:~哄。隐~。~天过海。《正字通•目部》:“瞞,俗以匿情相欺為瞞。”2 〔~~〕贪爱酒色的样子。3 闭目的样子。《説文•目部》:“瞞,平目也。”

chǎn

1 人或动物生子:~子。~卵。~妇。助~士。2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工业生~。~值。3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的东西:土~。特~。4 生出,出现:~生。出~。~地。5 财物:财~。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