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白不分的拼音、解释、组词

皂白不分的简介:

zào bái bù fēn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AI解释

词语详解

皂白不分

  • 释义:形容一个人在判断事情时,不能准确区分是非、善恶或对错,往往混淆了黑白、是非的界限。
  • 出处:此词出自古代汉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处理问题时缺乏公正性或清晰的判断力。
  • 情感色彩:贬义,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

造句

  1. 小明做事总是皂白不分,经常把错的事情当作是对的来对待。
  2. 这位领导在决策上常常皂白不分,导致公司内部出现了很多矛盾和纠纷。
  3. 处理这类复杂的问题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皂白不分
  4. 作为一名法官,必须做到皂白分明,否则将会影响判决的公正性。
  5. 在处理家庭关系时,要善于分辨事情的是非曲直,不要盲目地皂白不分

分词解释

zào

1 黑色:~靴。不分~白(喻不问是非)。2 差役:~隶(古代贱役,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